成都木結構建筑主要是指由木材為主建造的公共建筑、住宅建筑、景觀建筑和其他構筑物等。它是建筑中重要的部分。
1.木結構建筑基本狀況
木結構建筑以其建造容易、環境友好、冬暖夏涼、節能環保、低碳綠色、貼近自然等諸多優點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木結構建筑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。因其使用的木材強重比高、性能獨特、又是可再生資源,且能反復利用。
2.國外木結構建筑現狀
在亞洲的日本,歐洲的芬蘭、瑞典,北美的美國、加拿大等發達國家,在民居建筑中已普遍推廣了現代木結構住宅,在這些林業發達國家中,各種新型材料、新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,建筑科技水平已相對成熟,除了建造一些新穎別致的木質別墅外,木結構還向公共建筑、多層和高層混合結構建筑方向發展。
3.國內木結構建筑現狀
我國木桁架等木結構由傳統的設計與人工制作,逐步進入到現代膠合木結構的設計與機械加工工藝。但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,國家為了保護森林資源,一直提倡節約代用,特別是建筑主管部門專門發文限制在建筑中使用木材。近十多年來,由于我國推行的人工速生林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,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蓄積量均躍升世界一,這為木結構這種建筑體系在國內的發展帶來契機。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,進口木結構建筑已經悄然進入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西安、武漢和海南等主要消費城市,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。雖然,現行建造的數量不及國外的1‰,但其發展勢頭迅猛,市場廣闊。
3.1木結構建筑的物質基礎
國內人工速生林的廣泛種植,北美的云杉、松木、冷杉(SPF)和俄羅斯的落葉松、樟子松等豐富的資源作補充,為木結構建筑提供了木材的來源保證。此外,我國還有豐富竹材資源,近年來農作物桔桿制板生產技術,為木結構建筑用材開辟了新的途徑。隨著對人工林的加工利用,大量新型結構材料的開發與研制,為木結構建筑提供了物質基礎。
3.2木結構建筑的經濟基礎
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資需求,對生活品質和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由于木結構建筑的個性化設計、親近自然、舒服環保等優點,對有經濟實力的消費群體一定會率先選擇。
3.3木結構建筑的技術基礎
現在國內木材工業的發展,為木結構建筑的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。如我國已經成為人造 板生產大國,用于建筑的多層膠合板生產量也位于世界前列。單板層積材(LVL)、定向刨花板(OSB)、冷壓膠合梁柱等技術已基本成熟,有的已形成工業化生產規模,只要對一些特別技術(如大跨度膠合梁、彎曲大構件等技術)加以研究應用,從生產和技術角度看建造木結構建筑是完全可行的。
3.4木結構建筑的應用領域
木結構建筑及其構筑物在我國的應用領域較廣,目前主要考慮下列方向發展:
(1)應用于經濟發達地區的新農村住宅建設;
(2)地震多發地區的抗震木結構住宅建設;
(3)風景旅游地區和人居環境城市的生態環保住宅和園林景觀的亭、臺、榭、廊、橋等建構筑物建設;(4)古木建筑的修繕與重建。我國有大量的古木建筑(如應縣木塔、故宮、寺廟等),有的已是世界文化遺產,需要修繕和保護還有一些地方對過去因火災、戰爭毀壞的古木建筑進行重建。(5)其他木結構建筑等。如體育館、會堂、影劇院、圖書館、學校、醫院、幼兒園等公共建筑。在現代建筑中,利用木結構施工容易、材料輕的特點建造別具風格的異型樓頂,對上世紀70~90年代建造的平頂房進行平改坡的改造工程。
3.5 木結構建筑的美好未來
近10多年來,我國的建筑竣工面積一直居世界,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、住房理念的變化,長期統治我國建筑市場的混凝土結構將被打破,一個以混凝土結構、磚混結構、木結構的多元格局將逐步形成。我國大部分地區與日本、北美和北歐地理緯度相近,適合于發展木結構建筑,借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結合我國建筑、文化、材料、技術等特點,走中國自己的木結構建筑發展之路。
新型木結構建筑在我國發展已有良好的開端,且發展迅速,相信順應綠色、環保、節能、低碳時代潮流和理念的成都木結構建筑一定有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。